新闻中心
提高质量:全面科学地理解教育质量
来源:人人学苑  作者:宁波人人学苑  浏览:2455次  http://www.rrxy.com.cn
   教育质量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提高教育质量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政策与实践问题,其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理解教育质量的基本涵义,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1.全面理解教育质量的涵义。
    教育目标是理解教育质量的首要出发点,其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重大问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往往具体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各个层级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从而构成指导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代表着党和国家关于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理解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根本性标准,各级各类教育和各个层级的教育活动的质量标准都必须以这个根本标准为准绳。
    教育教学是保障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其核心是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怎样培养人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核心任务,大力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学校工作的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在教师、教材和教法三大重点上下功夫,在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上下功夫。
    教育结果特别是人的发展水平是教育质量最主要的内容,是教育质量最本质的表现,也是教育赖以满足国家与社会需求的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地体现学生的能力和学业成就。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摈弃以分数论英雄的质量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一是合理处理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的关系,树立新的人才观。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观念,在新的人才观指导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合理处理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关系,把促进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与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合理处理教育质量与其他政策目标的关系,树立综合多样的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绝不仅仅是高分数和升学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追求有公平、有效率、有安全、有选择、有创新的教育质量。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与追求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保障教育安全、提供教育选择和实现教育创新统筹协调地加以安排。
    三是合理处理立足国内培养与开阔国际视野的关系,树立国际视野的教育质量观。把是否学习国际先进教育观念,是否引进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是否引进国外优秀人才与智力,人才及其他教育成果是否产生国际影响,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打印】 【关闭】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 1999-2012 www.rrxy.com.cn  宁波在职学历提升_宁波网络教育_宁波远程教育报名官网【人人学苑】 版权所有 浙江人人学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20022839号-1

浙公网安备 33020302000155号